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(jīng)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有這么一群人,就算是年紀輕輕也特別怕冷,只要氣溫一降下來,無論捂得多嚴實,手和腳都難以暖起來。這是為什么呢?
怕冷是由于體內甲狀腺素水平降低以及缺鐵所致。甲狀腺素是以碘和酪氨酸為主要原料經(jīng)甲狀腺合成分泌的激素,具有產(chǎn)熱效應,可增加機體熱量;同時甲狀腺 素又能促使人體基礎代謝率提高,皮膚的血液循環(huán)加快,從而產(chǎn)生體熱抵御寒冷。而女性的機體新陳代謝較低,使得甲狀腺素的合成顯著減少,造成機體御寒能力降低。
冬天手腳冰涼應該怎么辦呢?不妨試試這些方法。
多吃富含鐵的食物
如果你以為,冷了就多吃辛辣的東西,甚至喝點小酒就能暖起來,那就錯了。李桂明表示,這樣只能起到臨時暖身的作用。從中醫(yī)的角度來說,冬天手腳冰涼的 根本原因在于人體內陽氣不足,但如果想要冬天能御寒,那么就要注意調理,例如冬天手腳冰涼怕冷、腰酸、性功能低下等多屬陽虛體質,要注意補陽,可食用具有補陽助火、溫腎助陽的食物比如羊肉、狗肉、蝦、鹿肉或者核桃仁、韭菜、鱔魚等,這些對于提高御寒能力幫助很大。
除此之外,飲食上多吃富含鐵的食物。由于體內缺鐵,各種營養(yǎng)成分不能充分氧化而產(chǎn)生熱量,是怕冷的重要原因,所以要注意補充含鐵豐富的食物,如瘦肉、 魚、動物肝臟、家禽、蛋黃、豆類、芹菜、菠菜、香菇、黑木耳等。同時要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和水果,以促進機體對鐵的吸收,提高身體抗寒能力。
揉揉太溪穴
經(jīng)常揉太溪穴除了對慢性腎病有好處外,對治療女性朋友手腳冰涼也非常有效。每天睡覺前按揉刺激這個穴位,堅持1周左右,即可有好的收獲。
太溪穴位于足內側,內踝后方,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。用對側手的拇指按揉,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,注意力量柔和,以感覺酸脹為度,不可力量過大以免傷及皮膚。
除了可以改善手腳冰涼,太溪穴還具有“滋腎陰、補腎氣、壯腎陽、理胞宮”的功能。
多運動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
南寧市中醫(yī)院國醫(yī)堂治未病科主任醫(yī)師李洪波則認為,體型較瘦、虛寒體質的女生;長期坐在辦公室里,缺乏運動的職場人員手腳容易冷。
些類型的人末梢血液循環(huán)較差,容易使體溫調節(jié)的機制紊亂,而手腳冰冷正是自律神經(jīng)功能調節(jié)不順暢,血管變細所引起的。而且腳趾、膝蓋、肩膀和手指等部位,屬于運動較多的關節(jié)區(qū),因為脂肪、血管相對較少,熱度容易散失,所以大家會感覺特別的冷。
所以不妨加強運動,跑步、打球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不好的情況。對于很多老人來說,大強度的運動可能不適合,建議老年人可以多選擇廣場舞、快走等運動項目。
注意防濕和全身保暖
要想腳不冷,保暖非常重要。所以大家回到家里不要急于脫掉身上的衣服。在家換拖鞋時,廣西中醫(yī)大學附屬瑞康醫(yī)院治未病中心黃彬主任建議大家穿一些全包圍的棉拖鞋,如果只穿前面有棉的拖鞋,腳后跟露在外面,整個腳還是會感覺冷。一旦腳暖了,整個人就會暖起來。
除了保暖,還有注意防濕。南方的寒冷與北方不同,屬于濕冷,濕氣比較重。有時腳出汗,會導致鞋子潮濕,家里應該多備兩雙拖鞋,換著穿,腳一定要保持干爽。同樣,一天只穿一雙鞋,或者常常穿一雙鞋,也容易造成鞋子濕,鞋子濕,腳就很難暖起來。
最理想的是,出門一雙鞋,單位一雙鞋,回家再換一雙鞋。此外,鞋、襪都不要穿得太緊,襪子也不要過厚過緊,不僅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,還易導致腳出汗,從溫暖的室內走入寒冷的室外時,鞋內濕氣遇冷后,雙腳會感覺更冷,而相對寬松的襪子則能透氣。
泡泡熱水腳
“除了日常生活的保暖,腳冷得比較厲害的人還可以通過足浴來暖腳,”黃彬介紹,最簡單的是用熱水泡泡腳,促進血液流動,加速血液循環(huán),趕走體內的寒氣。如果有條件,可以在水中加入桂枝、生姜、艾葉都是不錯的。
桂枝在中醫(yī)上屬于辛溫解表藥,有溫經(jīng)散寒的作用,泡腳時放入15-30克桂枝可以溫經(jīng)通絡,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,從而起到改善手腳冰冷的癥狀。
現(xiàn)代醫(yī)學認為生姜能夠刺激毛細血管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(huán)和新陳代謝,怕冷、容易手腳冰涼的人也可以用生姜(15-30克)泡腳。
女性則特別推薦用艾葉泡腳,因為艾葉能夠調理陰陽,疏通經(jīng)絡。
中醫(yī)還認為,運動可以使陽氣生發(fā),推動血壓循環(huán)。所以一早起來適當做做運動,一整天都會充滿活力,不容易發(fā)冷。
(責任編輯: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