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在很多廣告里,我們經常聽到“益生菌”這個詞,那么,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呢?它有什么作用呢?哪些食物富含益生菌呢?
益生菌的作用
1.緩和胃腸不適
近年來胃腸不適的比例逐漸升高,而補充益生菌為改善整體腸道功能的最佳方式。若是壞菌掌控腸道,會導致腹瀉、便秘、疲勞、頭痛、脹氣、惡心和想吃更多的糖份與精制碳水化合物;益生菌可增加腸道中的好菌,改善腸道功能。
2.更好的消化吸收
不健康的腸道無法好好消化食物,這意味著人體所需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可能也無法有效被吸收。益生菌可有效抑止有害的生物并改善消化系統及營養(yǎng)攝取。
3.提升免疫系統
健康的腸道是提升人體免疫功能的關鍵。益生菌可幫助免疫系統辨識有害的病原體,如感冒、流感病毒等等;對那些有著自體免疫疾病而經常服用藥物的人來說,益生菌更能幫助因為藥物而被抑制的免疫系統。
4.促進新陳代謝及減重
研究指出,過胖的人腸道壞菌比瘦的人多,好菌卻比瘦的人少;研究更顯示,這些壞菌會造成人體發(fā)炎,導致肥胖,使減重更加困難。加工食品、高糖飲食及不健康的脂肪只會導致壞菌和胰島素阻抗增加,體重也跟著上升,健康的飲食才是維持健康的主要關鍵。
5.促進肌膚健康
益生菌有助于治療濕,疹及粉刺等皮膚疾病。研究發(fā)現,孕婦服用益生菌,寶寶患濕疹的機率只有一半;就算真的得了,癥狀的嚴重性也會大幅降低。
6.改善女性泌尿器官
跟腸道系統的情況類似,陰道的生態(tài)系統較脆弱,不易維持平衡,經常面對抗生素、殺精劑和避孕藥的挑戰(zhàn)。益生菌可重建菌群、預防酵母菌感染、尿道感染和細菌性陰道炎。
富含益生菌的食物
1.奶酪。并非所有奶酪都是益生菌的優(yōu)質來源,但有些軟軟的發(fā)酵奶酪,比如:切達干酪,瑞士硬干酪,帕爾馬干酪等。奶酪中含有的益生菌可以在腸道中存活下來,繼續(xù)為你的健康加油。這些奶酪都是由乳酸菌將牛奶制作成酥酪后,發(fā)酵數天、數周甚至數年而形成的,這一過程中也造就了益生菌。一些標明含有“活性物質”的白軟干酪也含有益生菌。在平日的零食中添加30克軟干酪或者1/2杯白軟干酪,獲取額外的蛋白質和鈣質。
2.酪乳。這種帶有濃烈味道的牛奶并非由黃油制作而成,它是由乳酸菌發(fā)酵,并培養(yǎng)出了益生菌。你可能不知道酪乳的熱量低得多么驚人:一杯低脂酪乳的熱量僅有98卡路里,還為我們提供日常所需鈣質的28%和8克蛋白質。烹調酪乳時會殺死其中的益生菌,因此,用它烘烤的餅干就沒有作用了。直接飲用,或者在冷湯,自制沙拉醬和調羹中加入調味。
3.紅酒。紅酒同開心果一樣,只是含有可以讓體內益生菌得到營養(yǎng)的益生元。研究發(fā)現,每天兩杯紅酒,與杜松子酒或者不含酒精紅酒相比,四周后腸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數量會明顯增加。紅酒中的多酚類,強大的抗氧化劑,以及酒精可能是其中的原因所在。參與研究的朋友的血壓、甘油三酯和膽固醇水平都有下降。建議每天堅持一杯。
4.豆豉。豆豉是用豆醬制作的一種豆制品,比豆腐更具肉的味道和紋理,更是含有兩倍的蛋白質。建議購買有機大豆制品或者帶有非轉基因標識的品牌。轉基因產品可能引發(fā)過敏、炎癥,甚至增加癌癥的風險,它們可能還打過農藥?梢栽谑称返甑睦洳貐^(qū)購買優(yōu)質的品牌,然后在炸薯條,沙拉和炸玉米餅中放入120克豆豉調味。
5.康普茶。天然食品店或者食品連鎖店中都有出售瓶裝或者聽裝的康普茶。它的口感中帶有漿果、姜和芒果的味道,由于是加糖通過細菌和酵母菌發(fā)酵而成,因此它帶有天然的汽水味道。雖然一直有報道說它可以治愈眾多病癥,但并未得到研究成果的支持。不過你的確可以為了健康喝杯康普茶,與普通汽水相比,它熱量減半,糖分只有汽水的四分之一。
6.開心果。開心果是零食首選:每天50克至100克的開心果,會增加腸道有益菌群的水平。堅果本身并不含有益生菌,只是含有益生元。大杏仁的表現略遜于開心果。選擇帶皮開心果,并且觀察自己包了多少皮,以免吃得過多。
7.味噌。味噌是大豆經過擱置,發(fā)酵后制作而成的,這一過程會產生益生菌。一湯匙味噌含有的熱量僅有40卡路里,但咸味卻非常濃郁,相當于每日鈉鹽攝入量的1/3——因此使用起來要謹慎。三個用法:在色拉醬,鹵肉汁中加入一茶匙來替代食鹽。外出就餐吃壽司時,可以先來碗味噌湯。在大型超市或者特色食品店中可以買到它。
8.朝鮮泡菜。這些經過發(fā)酵、有些微辣的卷心菜在菜單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。卷心菜只需要有鹽就可以發(fā)酵,召喚來益生菌的幫忙。朝鮮泡菜除了對腸道健康有益,還富含維生素,可以預防傳染病的發(fā)生。食品店或者大型食品店的冷藏區(qū)都有出售。
9.香蕉、蜂蜜、燕麥粥。這三種食物都不含益生菌,但它們含有益生元。它們屬于復雜的糖類,最重要的是它只是刺激有益菌群的生長,而不是有潛在致病性或腐敗活性的有害細菌。
(責任編輯:)